下载APP

全域旅游推动全面小康——荔波县脱贫攻坚成就系列报道之四

贵州日报报刊社 2020-05-21 22:03 热度: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民大众旅游消费时代的到来,国内旅游业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原生态环境以及乡土的向往愈发强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同步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和实现脱贫攻坚伟业,就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


荔波小七孔游客集散中心


在有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并保护这块同纬度地区中唯一的“绿洲”和推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荔波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围绕“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的目标定位,大力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来推动荔波经济跨越发展。


思路一清晰,打法就精妙。


2015年,荔波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将旅游扶贫作为全县脱贫主打产业,构建创新“545”体系,“326”工作举措。同年,荔波县全域旅游脱贫项目被《人民日报<民生周刊>》评为“2015 民生示范工程”,至此,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荔波寨票民宿


在全域旅游和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荔波跳出扶贫抓扶贫,以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促脱贫攻坚奔小康,并取得巨大成就,先后荣获2018年中国旅游影响力品牌、中国最佳国际休闲目的地、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等称号,全县51个贫困村也顺势实现了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53%,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崛起新路。


挪出穷窝换新业


走进大小七孔景区东门对面的梦柳风情小镇,一栋栋朱瓦白墙的小楼错落相接,道路两旁,随风轻轻摇曳的牵牛花、团团锦簇的三角梅让人迷醉;一家家民族风情浓郁的客栈、民宿、餐馆和人流如织的街道,都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


荔波乡村旅游梅园示范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来到梦柳风情小镇居住生活,并积极投身发展旅游地区的餐饮及接待配套服务中。游人的到来,让这里的移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截至2019年底,梦柳风情小镇共建成旅游客栈87家、餐饮服务104家,解决贫困群众就业1000余人。


以往的瑶山瑶族乡拉片村地处深山石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深山里的瑶族同胞只能靠种植玉米、红薯简单地维持生计。不少从瑶山深处搬出的贫困户,在毗邻景区建立起的扶贫安置点安家,成功进入景区辐射的“幸福窝”,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瑶山移民新村一角


在贯彻党中央易地扶贫搬迁指示的同时,荔波将生态景区移民与易地扶贫搬迁协同起来,2014年起,荔波先后投入1.2亿元,完成移民安置1973户8286人。


同时,荔波县易地扶贫搬迁秉承“六个坚持”要求,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旅游景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在安置点规划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按照“搬得出、住得下、可发展、能致富”的要求,结合移民搬迁搭建旅游增收平台,扶贫搬迁户纷纷吃上“旅游饭”,实现稳定就业。


乡村旅游助脱贫


“民宿屋内不同的文化主题深深吸引了我,千层石墙盐马客栈,纯原木山居小筑,用马尾绣装饰的的凤羽水宿……都显得很有故乡的味道”,从广东顺德来到荔波,第一次体验当地民宿文化的谭菁菁这样评价自己的难忘旅行,她说的民宿是水浦村牛角寨的水乡·颐舍”。


寨票民宿


荔波像水浦村这样的村寨还有300多个,荔波县以美丽乡村为方向,民宿旅游产业为抓手,在2016年编定了《七星抱玉特色小城镇规划》《星宿计划民宿规划》。利用民宿建设荔波实现了旅游行业的全空间拓展,在空间分布上旅游产业不再仅局限于大、小七孔景区, 而是在全县2431.8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发和配置旅游要素资源,形成“众星捧月、嫦娥散花”的新局面。


此外,荔波县财政预算还专门设立民宿专项资金,扶持民宿特色经营者或合作组织;确保成规模整体发展的民宿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提升乡村景观品质和乡村旅游价值,满足不同层次旅游人群住宿及消费需求。


水浦民宿 姚先顿摄


短短3年,荔波坚持民宿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看到了成效:寨票、懂蒙、水浦、洪江、氧心谷等精品民宿群逐步形成;在此基础上,连同溶洞、民俗、山谷、村寨、古树、绿水、矿区为主题的7个精品民宿酒店,共同构成了“七星熠苍穹、月映两江辉”的村寨格局和民宿产业结构。


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同时,民宿扶贫工作成果令人振奋,2019年全县100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民族旅游村寨已初具规模,在民宿项目的推广中,直接从业人数上升至1.5万人,辐射带动3.2万人脱贫,越来越多当地居民投入旅游产业配套项目中,实现了农村人口就地脱贫,乡村百姓生活绿富美。


农旅融合新探索


近年来,荔波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略,以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找准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着力打造以“乡村旅游、精品水果、特色种养殖”为龙头的“三大”产业,推动“输血型”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变。按照“以农助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的思路,荔波将农业采摘与旅游观光体验相结合,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葡萄园里布依族妇女采摘忙


依托优越生态环境,荔波县深挖农业与旅游资源的联系,致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荔波精品水果及休闲观光农业示 范园区等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扶持精品水果产业壮大发展。开拓出广袤的农业产品增效新空间,扮靓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民生,实现了“绿富美”的华丽蜕变。


漫步赏景,采摘体验、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已经成为荔波休闲观光农业独特的体验,农产品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附加消费,拉动群众增收致富,以旅促农、农旅互助,“后备箱”工程和旅游商品开发的规划成果显著。


2019年荔波全县共建成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州级20个、县级60个。朝阳的枇杷采摘园、八烂村精品水果生态农业观光园、拉岜蜜柚农耕体验园等农旅结合示范基地,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31个,从业人员达3500人,带动农户近10000户。


黄灿灿的枇杷喜获丰收


与此同时,结合旅游资源优势,荔波县还持续开发农转旅系列旅游目的地伴手礼和相关商品,成功打造银饰、黄金百香果、蜜柚、青梅酒、血桃等荔波特色旅游伴手礼商品。


培育出“瑶山鸡”“荔波蜜柚”“养珍谷石斛”等知名品牌。全县获“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合作社34家,无公害产地认证86个,荔波蜜柚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懂蒙民宿 感受浓郁的瑶族风情


在景区、集散中心、机场、县城、高速公路服务区,外地游客购买这些统一标识的农产品作为伴手礼,极大程度地拓宽了荔波旅游地域性产品的辨识度,荔波农民的各类产品都拥有了可靠销路,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旅游地伴手礼成为来荔波观光游客的必买之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铁清

袁绍阳

通讯员 庄晨辰

部分图片由荔波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 何 广

编审 王铁清

推荐阅读:

“绿宝石”闪耀新光芒——荔波县脱贫攻坚成就系列报道之一

全面夯实脱贫奔小康基石——荔波县脱贫攻坚成就系列报道之二

从“八烂巨变”看荔波农村产业革命——荔波县脱贫攻坚成就系列报道之三


猜你喜欢

评论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