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天眼聚焦】塑造正确三观!贵州高校课程思政走出教室走向实践

贵州日报报刊社 2020-06-24 10:44 热度:
  “在田间地头讲”“用新媒体演绎”“请学生讲”……近年来,贵州各高校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通过多种形式让思政课“活起来”,“有意思”“受启发”“主动学习”成为了学生们学习思政课的新常态。

  6月初,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博士村长”试制白茶(贵州大学茶学院供图)

  抗击疫情是一堂生动思政课

  在援鄂抗疫中,贵州医科大学共派出298人支援湖北抗疫,在贵州援鄂医疗队中占比超过20%,是体量最大、结构最优的贵州援鄂主力军。

  5月18日,贵州医科大学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行“复学第一课”思政教育活动,全校师生一起聆听重温了援鄂英雄的抗疫故事。

  在复学第一课上,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梁贵友,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健,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田晓滨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用朴实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在抗疫前线的难忘经历和感人故事。


贵州医科大学“复学第一课”现场(贵州医科大学供图)

  这是一堂传递温暖和凝聚力量的思政课,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案例深深感动了大家。

  “以身作则,前辈继往开来,当仁不让护百姓安危。高山景行,我辈笃学不倦,厚积薄发卫医者仁心。”这是贵州医科大学“协和班”学生致敬抗疫英雄的心声。

  贵州医科大学用好疫情防控这本鲜活的实践教材,通过“身边人”讲“亲身事”,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在学生的心中根植。

  “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医学知识的医学生,更要厚植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贵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温小军介绍,这种富有时代性的上课形式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为推动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发挥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的作用带来了新风与活力。

 乡土大地是思政大课堂

  在贵州高校,思政课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使得思政教育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为什么当地制作的茶有些偏苦?”驻扎黔西南州普安县青山镇开展扶贫工作的“博士村长”、贵州大学茶学院2019级研究生李彩云、赵支飞一边记录学习笔记,一边就自己在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向老师请教。


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对茶青原料加工进行现场指导(贵州大学茶学院供图)


  “因为四球古茶原料的特殊性,对茶青原料的加工上要有一定的技术要领。”经过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成员、茶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牛素贞和专业教师宋勤飞的讲解和示范,解开了当地制茶偏苦的谜题。

  在田间地头,李彩云和赵支飞遇到了课堂上、书本里没有的难题,这样一堂结合了思政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生动课程让他们收获满满。“让脚上粘点泥才能学得真知识,用心去触碰茶,方得茶香四溢。”通过这堂课,“博士村长”们立志要践行所学知识,成为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好地服务黔茶行业、服务“三农”。

  “这是一堂行走在乡土大地上的生动的思政大课堂。广大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发挥好茶学专业的优势,双脚沾满泥土,汗水挥洒田间,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为家乡的茶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贵州大学茶学院党委书记罗聃宁介绍,利用学科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授课方式是贵州大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一大重要举措。

  深入实践感受时代变化

  当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成兰让同学们以拍摄微电影的方式把所学习的医学专业和思政课结合进行深入思考时,同学们兴致盎然,决定以医生职业道德为主题进行创作。很快,一个以学生为主力军,包括摄影、表演、剪辑、配音等工作的创作团队成立。


贵州医科大学“我心中的思政课”创作团队(贵州医科大学供图)


  用心创作、精心拍摄,一个医者仁心的感人故事在学生们的镜头下娓娓道来。贵州医科大学拍摄的这部《我心中的思政课——他们你们我们》最终获得第二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三等奖。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微电影、微课等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学习。”杨成兰说,创新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激活了学生主动学习思政课的动力,让学生迸发出主动创新的活力,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周婷婷老师布置了一份制作电视专题片《脱贫攻坚·贵州在眼前改变》的作业,让同学们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大学生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事例,通过大学生的视角讲述贵州脱贫攻坚的变化。

  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在没有制作这一次视频作业之前,2017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李建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并没有这么深刻。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越是对贵州省脱贫攻坚工作深入的了解,李建祥心中的震撼与感激越挥之不去。“我要将这些充满了汗水与辛酸、收获和笑容的脱贫故事,串联起来向更多的朋友展现我们贵州的变化。”

  打破空间限制,创新教学模式,走出教室与实践结合,思政教学活跃起来了。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肖知
  编辑 杨霞
  编审 李劼

猜你喜欢

评论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