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新黔边行(83)兴义市万峰湖:乘风破浪的“大叔”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贵州日报报刊社 2020-08-11 22:41 热度:


2017年夏天,陈再忠驾驶着载满35名游客的万峰湖1号顺利出港。这是他拿到船舶驾驶证后第一年真正掌舵,虽然2月份从保安转为船员后已驾船出港许多次,却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紧张和兴奋,每次站在驾驶室,他总感觉自己的新生活正随着这艘大船乘风破浪。


而在此时,担任兴义市旅游集团营销中心主任的申义建,正带着几十人的团队乘大巴奔赴云南玉溪。这是“山地旅游目的地——山地玩都、百花兴义欢迎你”主题推介会的第一站,身着布依族、苗族盛装的演员们在烈日下载歌载舞,从云南唱到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持续不断唱遍西南5省14个城市,行驶1万多公里,最终回到家乡兴义。这是申义建从事旅游业以来印象最深的经历,他隐隐感觉到,兴义旅游会因这持续一个多月的许多次“快闪”而乘风破浪。


在陈再忠的印象里,万峰湖是从2011年之后开始热闹起来的。第六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红椿景区举办给当地带来极高的人气,在万峰湖景区当保安的他,一边维持着景区秩序,一边好奇地张望着蜂拥而至的游客,人头攒动的场面让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再忠在惊喜之余多了几分期待。这片水域他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在湖里扑腾,甚至哪里有急流、哪里有暗礁,他都了若指掌。他庆幸自己从2010年起就通过应聘进入公司,得以用新的身份与这片湖水继续相处。


万峰湖两岸景色宜人


在进入万峰湖景区当保安之前,陈再忠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漂泊不定。家里5口人,原本都依靠父亲工作赚取生活,可父亲失足落水后,作为家中长子的陈再忠不得不在16岁时就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为弟弟和妹妹赚钱读书。他辗转于贵州普安县和广西省的几个地方,帮人养鱼、在工地做水泥工,零散的活路让他每月大概赚取2000元,仍然无力支撑弟弟和妹妹的学费,弟弟读到初二也无奈辍学,走上和他一样的道路。


随着弟弟、妹妹全都外出打工,母亲也已改嫁,家里突然空了下来,已经成家的陈再忠告别了漂泊无定的生活回到万峰湖边,守住这个空荡荡的家,没想到时来运转,遇上景区发展大量招聘,他便觅得这份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的工作。


而在申义建心中,兴义的旅游发展则是另一段人生经历的开启。


游船和垂钓为万峰湖景区带来不少收入


原本在兴义市民政局工作的他对旅游并没有深入了解,体制改革之后被调入兴义市旅游集团工作,才算加入到旅游行业之中。此时的兴义旅游业已见起色,其中马岭河峡谷景区每年购票观赏的游客约有4万至5万人,他称自己是旅游行业的“中学插班生”,这个“插班生”入行不久就进入到市场营销的岗位,从办公室到外围市场的转变,让他感受到不小的挑战。


无惧艰难的申义建也乘着兴义旅游发展的好时机大展拳脚。2015年已是公司营销中心主任的他,向外围市场全面拓展,在广西南宁、贵州贵阳、云南昆明等省会城市建立办事处,安排固定人员开拓市场对接服务,在西南5省大量投放广告,开展精准营销活动……兴义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万峰湖等景区以得天独厚的优势迅速打响知名度,长期出差在外,申义建摸清楚了市场规律,便有了那长达一个多月“走出去”的推介活动。


此时的申义建早已习惯了出差的生活,他反倒比较心疼那些年轻的演员们,马不停蹄地赶往一个又一个城市,穿着繁琐的华服顶着烈日展示贵州少数民族风情,用最低的成本最大化地呈现出兴义的风情。好在那段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兴义旅游迎来了又一波高潮,申义建也于2018年正式出任兴义市万峰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万峰湖游客服务中心被绿植包围,硬件设施完善


申义建迎来新的挑战。2018年9月万峰湖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申义建不仅要带着团队将景区营销做好,更要为周边因“转产上岸”的渔民谋新的出路。水美鱼肥的万峰湖,游船和野钓成了申义建及其团队力推的游玩项目,因此衍生出的附加产业,也带动了周边贫困户的改变。


而此时的陈再忠已在为第二次船舶驾驶证的考试做准备。5年前,如果不是妻子的动员,他根本没想过要去考一张船舶驾驶证。“一艘船要几十万,就凭我一个打工的,攒一辈子可能都攒不了这么多。”他如此回绝妻子,“多个证总没坏处,万一哪天用上了呢?”妻子坚持自己的想法。想想也有道理,陈再忠在南盘江报了名,拿到100总吨的驾驶证。现在,他要准备考300总吨的了,证拿到手后,他不仅能驾驶万峰湖1号和5号两艘相对较小的船,另外三艘船也能驾驭,更重要的是,他能升船长了!


虽说陈再忠没有当过渔民,但他从小生长在这片水域边上,万峰湖游客激增,为他的工作带来了更多新的乐趣和收益,当初景区建设公路时征用了他家的房子,如今在景区附近给提供了一个门面,前几年租金以妻子在景区做保洁员抵扣,现在调整政策,每年收取5000元租金,妻子开了间小卖部,赚取部分生活费。


万峰湖小三峡景点只有在丰水期可游玩


而当上船长的陈再忠也锤炼出丰富的经验,日常关注海事天气预报,到了夏日汛期更是万分注意,驾船多年只遇到过一次惊险状况。


那是2019年夏天,他驾驶的万峰湖1号载满35名游客驶出港口,天气一如往常般晴朗,可在游览了大部分景点打算回程时,太阳逐渐被乌云遮盖,陈再忠凭借多年经验判断暴雨即将来袭,立即调转船头向码头驶去。果然如他所料,一时间湖面狂风大作,连岸边的树都被大风吹断,暴雨倾盆瞬间模糊了时间,站在驾驶仓里的陈再忠眼前白茫茫一片。他并未惊慌失措,定了定神回想航线,从小在水边的经验让他记住了水下暗礁的位置,在狂风暴雨之中紧握住船舵,船上的服务人员此时也十分淡定地安抚游客情绪,他知道这种情况下不能惊慌,否则引起乘客情绪失控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船慢慢靠近岸边,总算回到安全地带,等待暴雨过去,游客终于得以安全下船。


这次经历对陈再忠而言无疑是惊险又难以忘记的,打那以后,他对天气变化更加敏感,对夏天出港更是小心翼翼。


申义建和陈再忠并不算熟识,一个是景区的开发者和管理者,一个是因景区发展而改变生活的参与者,他们的个人命运因同一个景区而产生交集。湖边形态各异的群山似乎从未改变,但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时代发展带来的乘风破浪。


>>>>>>>>>>


旧作重温:1985年版“黔边行”


码头带来的繁荣 连接黔桂的巴结乡场赶场人数过万,一场成交额可达二万元》刊于1985年9月16日《贵州日报》1版




码头带来的繁荣

连接黔桂的巴结乡场赶场人数过万,一场成交额可达二万元


蒙应富


浊浪滚滚的南盘江,从高山深谷中奔泻而来。到了兴义县的巴结处,突然江面开阔,水势平缓,南盘江变得温驯起来。在这一百五十多米宽的江面上,两个水泥结构的码头,雄踞在大江河岸,显得何等气派!


八月三日,记者来到兴义县巴结渡口采访,听船工师傅们讲述码头的过去、现在,我的心情也象奔涌的南盘江一样,久久不能平静。巴结,地处黔桂两省区交界处,与广西隔河相望,是个古渡口。生活在两岸的壮族、布依族、苗族人民,,就是。风平浪静的日子,人们凭借一叶扁舟,穿梭来往。遇上洪水季节,那么只好了。倘若有人大胆冒险,往往葬身鱼腹。南盘江尽管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可是这时他只能唱一支哀惋、悲凉的歌。 一九六五年三月,党和政府为了方便两省区边界人民的生产、生活,开始在这里修建第一个码头。三年后,码头竣工投入使用。这时码头上车辆如流,不少车子从八渡改由这里过江。渡口码头,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七点,都是一片繁忙景象。过江车最多时一天达五百辆,最少时一天也有五、六十辆。安顺运输公司、水城运输公司、兴义运输公司以及广西隆林、百色车队的车辆,进出都由这码头上过。一九八〇年全国重点工程转转场:“愿在巴结住,不从歪染)过。


>>>>>>>>>>


新黔边行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链接


策划人语 | 李缨:写在“新黔边行”开栏之际


新黔边行① 水城县营盘乡:坐着火车去卖菜 开车进山买桃来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② 水城县磋播村:走出大山又重回大山的网红支书徐祥峰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③ 盘州市鲁番村:从灰扑扑煤矿产业到循环起来的“牛”经济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④ 镇远县羊坪镇:生猪养殖合作社托起致富梦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⑤ 镇远县羊坪镇:移民生活向前“葱”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⑥ 天柱县瓮洞镇:清水江畔一个木商世家亲历的产业更迭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⑦ 天柱县白市镇:从兴趣到产业,致富能手编织养殖梦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⑧ 锦屏县令冲村:完善基础设施 点亮“无障碍”生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⑨ 锦屏县乌坡村:“两不愁 三保障” 滋养群众好日子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⑩ 黎平县龙额镇:返乡侗族青年的创业之路和乡土记录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⑪ 黎平县龙额镇:两代人共守乡土文化 多形式传承侗乡民俗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⑫ 黎平县滚大村:海拔最低处 种下致富树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⑬ 黎平县培利寨:山上有个“芦笙寨” 专业比响200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⑭ 从江县乌英苗寨:一个苗寨 两省共管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⑮ 从江县乌英苗寨:深山里,传来朗朗书声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⑯ 荔波县洞塘乡:续红色精神 两代村支书有“先行”之勇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


新黔边行⑰ 荔波县立化村:由“黑”变“绿” 产业转型换新貌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


新黔边行⑱ 荔波县洞流村:转变思想 产业遍地开花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⑲ 独山县麻尾镇:工业之外农业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⑳ 独山县南门村:甜蜜罗汉果开启何与开家致富路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㉑ 平塘县甲茶镇:天路!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㉒ 平塘县鼠场片区:水!水!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㉓ 平塘县克度镇:“天眼”之下,为星星让道的人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㉔ 罗甸县桃园新村:人面桃花分外红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㉕ 玉屏自治县大湾村:云上村庄人归来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㉖ 玉屏自治县县铁家溪村:高山密林藏有铁汉柔情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㉗ 碧江区滑石乡:“赔本”大米打了一场漂亮翻身仗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㉘ 碧江区云场坪镇:让因病致贫家庭重燃希望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㉙ 碧江区云场坪镇:湖南姑娘贵州媳妇杨霞的矿区乡愁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㉚ 松桃自治县迓驾镇:三省协作 “边城”蜕变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㉛ 松桃自治县迓驾镇:养殖带种植,奔富在路上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㉜ 毕节市鸡鸣三省村:94岁老人侯明扬的小人生与大历史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㉝ 毕节市鸡鸣三省村:一条寻常小路与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㉞ 毕节市七星关区:跨越山海,挂职副区长袁旭挥动“荔湾节拍”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㉟ 赫章县哲庄镇:读书改变命运,贫困家庭走出4个大学生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㊱ 赫章县哲庄镇:阿穴村酒厂的前世今生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㊲ 威宁自治县沙田社区:乡间“艺术家”宋启雄与一个村庄的审美意识觉醒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㊳ 威宁自治县大寨社区:种花人张恩强的“花”样人生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㊴ 望谟县蔗香镇:红水河畔瓜果飘香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㊵ 望谟县蔗香镇:“寨老”刘享泰的水上“生意经”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㊶ 望谟县蔗香镇:3000亩青柠的承诺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㊷ 册亨县巧马镇:巧合图书馆来了个江西馆长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㊸ 册亨县巧马镇:一万村民下山记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㊹ 册亨县巧马镇:老人和小孩的“后搬迁时代”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㊺ 安龙县万峰湖镇:渔民转产上岸,探绿色生态致富新路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㊻ 安龙县万峰湖镇:大户带小户,弹起“枇杷”曲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㊼ 安龙县万峰湖镇:在石缝里种“金条”的人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㊽ 兴义市则戎镇:土芭蕉酿出洋酒来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㊾ 桐梓县:“拼命三郎”令狐克文千方百计保农民工就业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㊿ 桐梓县:一个产销中心串联黔沪渝三大市场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51) 桐梓县:“90后”全职妈妈变身天麻种植大户,助力乡村女性脱贫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52)桐梓县:“穷小子”闯世界拼出一片天,带回一家鞋厂反哺乡梓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53)习水县黔沿村:一位伟大的农村父亲,一视同仁把5个子女培养成大学生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54)习水县黔沿村:告别悬崖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55)仁怀市合马镇:从修车工到牧羊人,林峰的“中年大转折”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56)仁怀市合马镇:一变四,“急性子”支书破解产业单一困局有妙招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57)仁怀市合马镇:赤水河上摆渡人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58)赤水市:李廷娟“新手上路” 三措并举搅动旅游活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59)赤水市:从“杀不起年猪”到“买了个车”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0)赤水市:梦想照进现实,“资源整合者”梁莹与西南竹木家具产业园的快速崛起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1)务川县沙坝村:为了一个特别的孩子,开办一所特别的学校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2)务川自治县:新思维打开新局面 上海青年翁晔的援黔故事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3)道真自治县洛龙镇:张季琼与她的“华桥客栈”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4)正安县安场镇:返乡创业,为家乡撑起一片天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5)正安县土坪镇明星村:“会算账”的伍传均,带头种出“明星”茶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6)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从女护林员到农业公司法人 蔡芹的“华丽转身”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7)铜仁市万山区:“那个黄道的女人又来了!”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8)铜仁市万山区黄道乡:“铁腕”书记舒德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69)铜仁市万山区:一条金街旺万家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0)盘州市大海村:兄弟俩的农家乐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1)盘州市高官村:“请回来”的村干部余芝宇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2)盘州市滥滩村:乡村女教师许秋艳和她的“儿女”们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3)盘州市:乌蒙大草原上的“领跑者”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4)玉屏自治县河口村:支书+村医,祝代香的“双肩挑”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5)玉屏自治县:黄桃香溢满瓮阳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6)玉屏自治县:老熟人“三洋哥”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7)沿河自治县:访渝黔边镇洪渡退休老人牛连顺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8)沿河自治县洪渡镇:“打镏子”传承人陈庆福的变与不变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79)罗甸县油海村:“弃商从政”,穷村官绘就麻山腹地新画卷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80)罗甸县祥脚村:毛支书的“三板斧”,从引水、石漠化治理到发展早熟蔬菜产业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81)罗甸县平亭村:一位边区村医的38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新黔边行(82)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李子王”的完美夏天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报告文学系列


栏目策划/李缨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彭芳蓉

刊头书法/赵刚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文字编辑/陆青剑

视觉编辑/彭芳蓉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