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毫不松懈打好收官战 书写决胜脱贫壮丽诗篇!来自贵州9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的报道

贵州日报报刊社 2020-10-17 10:10 热度:



  千年梦想触手可及,全面小康近在眼前。

  今天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再过两个多月,贵州将彻底撕掉绝对贫困的标签,与全国人民一道跨进全面小康。

  置身这个特殊日子,站在决胜脱贫攻坚即将全面收官的关口,盘点“贵州战法”取得的减贫奇迹,我们有太多的精彩篇章值得书写: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三、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23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30.8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立体交通网络让贵州高原变成“高速平原”,农村产业革命唤醒千年沉寂的土地,易地扶贫搬迁“一步跨千年”,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挂牌督战确保按时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一系列累累硕果,汇集铸造出决胜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

  实现决胜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关切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东部省市的倾力帮扶下,贵州省委率领全省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以“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内生动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众志成城攻克一座座贫困堡垒,勠力同心啃下贫困硬骨头,用辛勤的汗水书写决胜脱贫攻坚壮丽诗篇。

  为生动展示贵州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各地干部群众毫不松懈查漏补缺的事迹,今天,我们以小切口呈现大变化,推出来自9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



  威宁:产业带动就业 居家也能致富


  9月20日,威宁自治县双龙镇凉山村小枧槽组海拔2500多米的蔬菜基地里,55岁的马敏军正在和几十名群众一起抢收二季蔬菜。“我和老伴都在基地务工,一个月加起来有5000多元。”马敏军黝黑的脸上笑容灿烂。

  “像我们这些老者老奶,除了在家种点地外,还能做些什么呢?”马敏军说,过去村里没有产业,孩子们便拖家带口去县城找事情做,老伴跟着去带孩子,自己只好留在村子里种点马铃薯和玉米,生活还得靠儿女们接济。

  今年4月份,威宁自治县引进贵阳农投公司来到平均海拔2600余米的双龙镇高山、高坡、凉山三个村,建起了万亩高山冷凉蔬菜基地。马敏军把15亩地流转给基地后,把老伴叫回来一起在基地务工。

  “土地流转费就有9000元,我和老伴在基地做工4个月,到手的工资超过2万元。”马敏军开心地算起收入账。

  在高山、高坡、凉山三个村,除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有劳动力的群众都到蔬菜基地务工。“整个基地平均每天有600多人务工,最多时有1000多人。”基地负责人秦天彪介绍。

  “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居家就业是脱贫攻坚‘重头戏’。”威宁自治县农口部门同志分析,威宁是人口大县,有157.2万人,劳动力人口89万人,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走不出去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未达到搬迁条件的贫困群众、以及留在家的非贫困劳动力怎么增收?特别是‘50后’‘60后’劳动力在家只会种地,收入微薄。

  要解决这群劳动力就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对此,威宁引进江楠集团、海升集团、贵阳农投公司等10多家龙头企业,带动全县200多家合作社发展蔬菜、马铃薯、苹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近400万亩。县里整合各方资源加大产业路、灌溉等配套设施建设,用市场的思维全产业链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思路一变天地宽。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实现了群众就业增收,让威宁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底气更足。在威宁超越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苹果洗选分拣中心,100多名群众正在忙着包装苹果礼品盒。“按计件算,一天可以做140元左右。”袁彩芬从海拉镇石坪村的大山沟里搬到县城时,应聘到中心上班,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纳雍:煤山上的“绿色取款机”


  站在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高高的山顶上向下望去,7000亩生态茶园仿佛一个绿色的聚宝盆,一行行茶树从山底盘旋而上,似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在青山之间。

  骔岭镇曾是纳雍县的产煤重镇,镇里的经济产业支柱是煤炭,号称“黑色”经济。近年来,该镇围绕绿色、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转型绿色生态产业,通过保护绿水青山、再造金山银山,让绿色发展成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实现了由“黑”转“绿”,由“绿”转“富”的转变。

  “10年前,这些地方都是煤山,地上都是黑乎乎的,完全不是现在这般满眼尽是绿色!”说起茶园的“前世今生”,不少村民感慨万千。

  2009年,骔岭镇意识到煤炭资源迟早会枯竭,发展绿色经济,靠山吃山、吃山养山才是长久之计。从事煤炭开采的致富带头人谭正义,在海拔2300多米、面积近7000亩的神箐荒山全部种上茶树。

  如今,拔节吐翠的茶树,让曾经千疮百孔的大山脱掉“黑色面纱”,披上“翠绿新装”,茶园生产的茶叶还获得有机认证。

  荒山变茶山,群众笑开颜。生态茶场不仅为纳雍县打造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增添了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名片,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开辟了绿色增收的新路子。解决周边村寨200余名群众常年就业,每年发放务工工资400余万元,带动150余名贫困户脱贫致富。

  “采茶、锄草、施肥、剪枝……只要勤快,一年最少能干十个月。”坪箐村50岁的村民王琴说,去年她一年的务工收入就是2万多元,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

  “我们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仅实现‘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更让‘绿色经济’向‘美丽家园’转变,让老百姓真正享受绿水青山带来的实惠,让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骔岭镇党委书记李践说。

  目前,骔岭镇以7000亩高山茶园为基础,依托天然杜鹃花海,在茶园里规划套种了樱花及紫荆花,并修建观光步道,着力将茶山打造成骔岭后花园,提高茶园影响力,把外面的游客引进来,大力推广高山有机茶,实现高水平的茶旅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从江:昔日脏乱村今成靓景点


  大歹,苗语是“大口袋”的意思。曾经,这里的人们像是被贫困的“大口袋”封锁住;如今,齐备的基础设施、兴旺的文旅产业、美丽的村容村貌、良好的发展前景,撕破贫困这个“大口袋”,陪伴村民奔向小康。

  “村里很多人没有上户口;村中白色垃圾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牛粪的味道……”2018年3月15日,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第一书记唐隽永刚到大歹村时,心头发凉,感觉大歹村脱贫的任务不小。

  大歹村属深度贫困村,全村288户209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户1118人。面对这块“硬骨头”,帮扶单位真金白银投入,两年半以来,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计投入338万元,使大歹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其中,2019年完成老旧房透风漏雨整治267户、人畜混居整治35户、危房改造6户。并为村民实施了采购床、床上用品及衣柜等的“温暖计划”项目。

  针对大歹村教育发展滞后的现实情况,从江县主动作为,充分借力澳门帮扶资源,投资3000万元新建的大歹小学校舍,为大歹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2019年,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驻点对口帮扶大歹小学,为大歹小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资源支撑,开启了“一年见成效、两年共赢成长、三年全面发展”的帮扶征程。

  大歹苗寨有苗族枫香染技艺、苗族蓝靛染技艺、苗族亮片制作技艺等十二项非遗项目;有1700多亩梯田,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场景。

  大歹村确定以旅游扶贫为牵引的发展目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参加旅游开发,助推脱贫攻坚,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产业来发展。

  2019年底,省交通运输厅投资3500万元新建5.8公里开通小融至大歹村旅游扶贫公路。该公路彻底打开了闭塞的大歹村苗寨,也让大歹村村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省文旅厅投入500万元资金,启动了游客中心、乡愁战疫、旅游厕所、旅游表演场、标识系统等十余个项目建设,引进了水东乡舍公司在大歹村建设10间禾仓民宿。

  7月31日,大歹苗寨景区开园,大歹在旅游开发上迈出了第一步,目前大歹村已通过3A级景区质量评定。大歹村,从一个封闭落后的苗族村寨,蜕变成了3A级景区的景点。



  望谟:返乡养猪圆梦 带领乡亲脱贫


  10月14日,秋高气爽,望谟县王母街道平绕村养猪场里,400头种猪胃口大开。一旁的办公室内,养殖场负责人金银爱和妻子正商议扩建养殖棚事宜。

  “尽量吸引更多老乡以土地入股,参与建棚扩繁养殖。继续健全代养机制,做好保底回收。”金银爱基于长远发展规划,准备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养殖生态黑猪。

  2014年,返乡创业的金银爱在新屯街道坪湘村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投资18万元建设坪湘村第一个小规模养猪场,养殖10头母猪1头公猪。

  “刚开始学习养猪,技术不够,就从圈舍建造、药品使用、猪种选择……各个击破。”金银爱说,在各方的支持下,生猪养殖逐步走上正轨,产业发展越来越大。

  3年前,坪湘村决定将金银爱的养猪场作为扶贫项目申报,投资60万元将养殖规模扩大至300余头种猪,吸纳农户在养猪场务工,带动30户农户保底分红2000元。2019年,全村实行生猪代养机制,为每户农户分7头母猪。

  “我身体不便,只能在养猪场做点轻松活,但平均每个月也有2000多块,一年下来两、三万不是问题。”残疾贫困户王福建说。

  如何提升规模,带动村里更多的百姓参与到养殖生猪当中。恰在此时,浙江省宁波市派往望谟挂职扶贫办主任李明寻找合适的残疾人创业,自小因病致残的金银爱受到李明注意。

  2019年5月,通过东西部帮扶契机,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在王母街道平绕村建设新养殖场地。同时打开宁波市场。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该项目共覆盖200余户贫困户,每年带动15户残疾人增收。

  “我们已建设6栋圈舍达4000个平方米,养殖种猪400头,种源不断增长,年底可实现生猪养殖6000头。”金银爱说,“让每个残疾人家庭都能过上自力更生的生活,是我回乡创业的初心。”如今,金银爱已是一名共产党员,家乡面貌焕然一新,让他很是欣慰。

  据悉,坪湘村共有590户25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655人。近年来,通过发展八步茶、花椒、养猪、养鸡、养牛等产业和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帮助群众增收。截至2019年底,村集体经济共142.5万元。



  赫章:“双节”不休战贫忙


  秋风红叶,丹桂飘香,十月的贵州,正是休闲旅游的好季节。但是,“双节”期间,赫章县5728名帮扶干部却无暇欣赏这些美景,他们忙着奔走于各村,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

  “入户走访群众、查看产业发展情况、核对村民务工信息……”9月下旬,赫章县辅处乡茶花村驻村干部李章勇的时间已经把国庆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毕节市脱贫攻坚“大战一百天、打好收官战”启动大会召开后,李章勇与其他驻村干部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申请“双节”不休假,继续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同样,在“双节”期间忙碌的还有赫章县委组织部派驻兴发乡民族村第一书记彭亮:“现在正是秋收季节,我们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的黄金时间,全面了解群众秋收情况,动员开展秋冬种工作,确保不荒废一亩土地。”

  斩穷根,摘穷帽,不破楼兰誓不还,帮扶干部们用行动践行着铮铮誓言。

  在赫章县安乐溪乡平顶村村民雷天全家中,4名干部手拿水枪、扫帚,正忙里忙外帮助打扫卫生。“太感谢他们了,节假日还来帮我打扫卫生,我都过意不去。”雷天全害羞地说道。

  10月4日,记者连续走访了赫章县妈姑镇、双坪乡和水塘堡乡,无论是政府办公室还是村委会,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工作节奏并没有因“双节”的到来而减弱。在村里,时不时会遇到走访农户的驻村干部穿梭在林荫小路上。

  “他们太辛苦了,节假日都还在加班,要是没有他们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的日子就不会有这样好嘞!”赫章县双坪乡海子村陶永贤说。

  “抢收农作物、调教群众矛盾纠纷、谋划产业发展。”在帮扶干部们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双节”以来每天所做的事情。短短几行文字,阐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赫章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庭伦介绍:“赫章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大战一百天、打好收官战’会议精神,5728名帮扶干部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的文朝荣精神,争分夺秒,以最强担当、最实作风、最严纪律奋战脱贫攻坚一线,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坚决打赢最后一战!”



  沿河:种下“感恩茶” 收获“致富宝”


  国庆过后的沿河自治县,寒山苍翠,秋水缓缓。在中寨镇志强村“白叶一号”茶产业基地里,茶苗葱翠欲滴、长势正旺。管护茶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廖廷洋说,以前种庄稼,一年苦到头最多也只有3000多元钱的收入,如今在基地务工,每月工资至少2000多元。

  距中寨镇约20公里的志强村,过去受交通、气候等因素制约,农作物产量不高,加之没有产业支撑,当地百姓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2018年4月9日,靠种植白茶富裕起来的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联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受到总书记充分肯定。

  山海情谊一线牵,携手战贫奔小康。2018年7月15日,黄杜村与中寨镇正式签订捐赠安吉“白叶一号”茶苗360万株1200亩的协议。跨越1500多公里的距离,安吉“白叶一号”在中寨镇大宅村、志强村、三会溪村“安家”,贫困历史开始改写。

  22天完成移栽任务、成活率达95%、利益联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1户1582人,茶产业由原来的350亩发展到现在8390亩,其中“白叶一号”5050亩。

  “预计明年每亩能采摘5斤干茶。”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说,依托“白叶一号”扶贫项目,引进江苏客商成立贵州御锦农业旅游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户以200元每亩的价格将土地流转出来,按照80元每天的务工工资,每年光劳务支出就达100多万元,与浙江茶叶集团签订的10年销售合同,更是让当地茶企和茶农吃下了定心丸。

  “我们老年人在家种茶,不比年轻人在外打工收入差。”用锄头将杂草挖到一边,71岁的廖廷洋一脸满足。

  “天晴落雨都有班上,中午吃的生活也有人解决,安逸哦。”接过话茬,63岁的务工群众许桂霞说,原先只能在家带孙子,如今自己也能挣钱养家。

  如今,“白叶一号”茶叶基地已经成为沿河自治县脱贫攻坚的示范基地、感恩奋进的教育基地、先富带后富的样本展示基地、东西部协作的样板基地、绿水千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引领基地。

  窥斑见豹,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沿河自治县紧盯产业发展根本,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全县剩余贫困人口达到了脱贫出列条件。



  晴隆:扶贫车间让残疾人舒心就业


  这些天,舒苟妹脸上时刻都带着笑容,手中的活计也做得更加认真,就在前几天她领到了2000多块钱的工资,这搁在以前,舒苟妹绝对不会相信自己也能有挣钱的一天。

  舒苟妹是晴隆县的搬迁户,两年前从晴隆县边远山区搬迁到了县城周边的安置区,因为行动不便以及手指受伤的原因,她曾经是家里的负担。为了帮助她自食其力,今年,在晴隆县三宝街道的帮助下,舒苟妹来到了晴隆县卓康鞋业有限公司参加培训上岗。

  和舒苟妹一样,因为行动不便或身体的其他原因,在外难于找到工作的人进入卓康公司还有11个。

  “去年我们在生产线上开辟了残疾人车间,开始招收像他们这样的人来务工,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晴隆县卓康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静说。

  车间开起来了,如何保证他们能够在车间正常的开展工作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为此,黄静在公司设置了一对一的帮扶措施,让其他员工对残疾人车间的员工进行照料。

  “一开始也担心他们适应不了,或者是有些生活中不便的事情不好处理。”黄静说,在大家互相帮助下,所预想中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他们工作非常认真,做起活来,一点不比其他员工慢。”

  不止如此,为了方便残疾人到公司上班,晴隆县三宝街道还租用了一辆车负责接送。“他们之中有很多都是行动不便的,从家里到公司的距离还是有些远,为避免给他们造成其他的负担,我们就专门租用了一辆车。”晴隆县三宝街道统战委员、宣传委员彭永贵说。

  三宝街道作为搬迁安置区,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首要就是解决就业问题。晴隆县在阿妹戚托小镇打造了三宝产业园,项目投资18975.48万元,计划建设标准厂房59100平方米。产业园分为机械制造区、服饰鞋帽加工区、家装建材加工区、农特产品加工区、小商品及文化旅游产品加工区、生活服务中心6个功能区。目前,产业园区“三通一平”基本完成,十栋标准厂房已有有8家企业入驻园区,解决了554人长期就业。其中卓康鞋业提供就业岗位80余人。



  榕江:林下发展草珊瑚 开辟脱贫新门路


  10月的高望村,云雾缭绕,满山青翠不沾尘。

  高望村位于榕江县水尾水族乡,全村有总人口316户1204人,耕地面积517.49亩,森林面积31483.5亩,覆盖率达到92.8%。

  山多地少,群山莽莽,这是高望村多年来贫困的自然因素。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推进,村里找到了“靠山吃山”的脱贫新路。

  “我们村有草珊瑚、天麻、金钩藤、板蓝根,其中草珊瑚的面积最大。”说起村里的林业资源,高望村党支部书记韦国胜如数家珍。

  草珊瑚当地人又称为接骨茶,生长于温暖湿润、林下阴凉的环境中,在高望村的山林里随处可见。从根茎到果实全身可入药,村民们经常采叶子来泡水喝。

  在韦国胜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草珊瑚种植基地,一片茂密的杉木林下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草珊瑚长出嫩绿的叶子,一茬一茬的草珊瑚长势喜人,几个村民穿梭在基地里正清除基地里的杂草乱石。

  高望村野生的草珊瑚面积达到2000多亩,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直到有农业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漫山遍野的野生草珊瑚才算真正成为村里的“金钱草”。

  2019年初,通过从江县草珊瑚专班的牵线搭桥,高望村村集体合作社和广药集团签订收购合同,村子里的草珊瑚由该公司保底回收。市场通道打开了,高望村通过村集体合作社流转了1300亩野生草珊瑚,现在实施管护的有1140亩,覆盖贫困户40户186人。此外,合作社还实施种植的草珊瑚有200亩。

  看着葱葱郁郁的草珊瑚,村民韦克秋咧开嘴说:“去年11月份开始整地到下苗种植、除草,我都来基地干活。现在每个月有4天来基地进行日常管护,一天120元的工资,这些草珊瑚都是我看着生长的。”

  榕江县是贵州省林业强县之一,森林面积388.7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4.04%,位居全省第三,草珊瑚是该县的特色林业资源,面积有5.02万亩,该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草珊瑚产业,助推群众脱贫增收。

  截至目前,榕江县建成草珊瑚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示范基地7个,万亩示范基地1个。带动2家龙头企业,45家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全县有17个乡镇已经开启林下草珊瑚产业基地建设。



  紫云:产业兴红薯俏 腰包鼓乡民笑


  10月15日,在紫云自治县五峰街道中心村的田间地头,农户三五成群、一边搭话摆龙门阵,一边将刚挖出土的红芯红薯挑选入筐,山坳里不时响起阵阵笑声。

  “今年农业产业受干旱和洪灾面积达310亩,虽然有影响,不过收成也过得去,就目前红薯长势而言,亩产2000斤不在话下。”中心村兵支书梁玉林停下手中的活路,向记者介绍,中心村通过党建引领,今年红芯红薯种植面积达1000亩。

  去年,紫云自治县委县政府提出农业产业“三提升两壮大”行动(即提升茶叶、精品水果、红芯红薯产业,壮大蔬菜经济、林下经济),“我们中心村立即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主要种植低效作物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扩大红芯红薯种植面积,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心村第一书记罗仁磊介绍。

  产业结构调整流转土地扩大规模是关键。为了落实党的好政策,中心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们不断走家串户讲政策、细算经济账……最终实现全村流转土地2100亩,其中1000亩用于种植紫云一县一业产业红芯红薯。

  种好红薯,技术支撑是最为重要。一方面红芯红薯在紫云民间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种植经验丰富;另一方面,紫云自治县五峰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班庶华在中心村驻村,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技术指导,在多重技术保障的前提下,中心村今年又迎来红薯丰收年。

  产业发展好,最为受惠的是村里贫困户。“发展种植红薯产业过程中,农户们可以享受到土地流转、合作社务工、项目分红三个方面的收入,年均增收3200元以上。”梁玉林说。

  眼下的采收季,中心村骂弄组的张国琼每天和50多名老乡一起在田间地头采收红薯。“现在村里面发展起种植产业,我这把年纪还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就业的愿望,离家近,干一天活就有80元,收入有了保障,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了。”

  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中心村一直在拓宽销路,将红芯红薯卖出好价钱。目前,已销售2万多斤。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莹 谢朝政 吴传娟

江佳佳 郭芳霞 邓钺

余光燕 李允凤 唐波 胡家林

编辑 刘思博

编审 王璐瑶 韦一茜

猜你喜欢

评论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