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④ :提升城乡消费——每年新增5个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

方亚丽 2021-09-17 15:58 热度:

  编者按:8月底,《贵州省“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正式通过审批,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期间贵州商务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为更有效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帮助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和制定实施工作计划以及政策措施,9月13日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围绕规划的发展基础和环境、总体要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城乡消费等9个方面陆续进行详细解读。


1631865671728.jpg


  《贵州省“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从完善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城乡消费,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产业,推进应急保供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方面全面提升贵州城乡消费。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每年贵州省新增2条以上省级特色商业步行街、每年新增5个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


  落实“强省会”战略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规划首先提出要提升城市消费设施,积极申建商务部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试点,加快商品市场建设。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指导试点步行街因街施策、多措并举,尽快吸聚人气,重振街市繁荣。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城市商圈,引进知名商贸企业,在省内主要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商贸综合体和夜间消费集聚区,满足消费升级需求。落实“强省会”战略,支持贵阳申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市(州)中心城市和重点县城建设区域性消费城市。


  在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方面,贵州将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推动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特色商贸小镇和乡镇商贸综合体建设,改造农村传统商业网点,培育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促进农村消费潜力释放。开展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推广智能溯源电子秤、信息公示屏等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农贸市场交易数据平台,实时采集交易时间地点、金额数量、产品数据等信息,实现交易过程可还原追溯。


  同时,开展智慧和绿色商业建设,通过物联网、无线网络等技术手段,推进商圈、商业街区物业信息、人流车流采集、商贸销售分析等平台建设,实现管理、智能交互、网订店取、应急处置等环节的互联互通,提升商圈、商业街区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开展智慧商店示范创建,推动实体商业运用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优化服务体验,支持传统销售场所向消费、体验、社交综合场景转变。创建绿色商场,促进绿色产品销售,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WechatIMG604.jpeg


  线上线下融合互动 进一步扩大城乡消费


  在加快消费市场主体培育方面,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贵州每年优化培育上限入统批发和零售行业企业800家左右,全省新增连锁化经营的便利店2000家以上。


  为此,贵州将支持批发企业由一般的商品经销向总代理、总经销转变,发展现代商业代理制。加快发展总部贸易,鼓励和支持总部企业开展实体化经营。落实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规定,重点推进连锁便利店等便民商业设施建设。


  在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大行动方面,优化汽车使用管理服务,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适时开展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支持开展各类汽车消费促进活动,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体系,促进家电家具家装等消费。扩大进口医疗设备、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优化国内市场供应,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工程,加强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培育“黔灵家政”服务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家政企业。探索“平台+管家”服务新模式,支持城乡社区设立家政服务网点,多方式提供各类生活性服务。制定政策措施,多途径促进绿色智能商品、家电、家具、家装消费。以“农产品进城”带动农民增收提升消费能力,以“工业品下乡”便利乡村消费,扩大县域和乡镇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促进“传统零售+融合创新”方面。引导传统商超、餐饮、加油站等企业打破行业领域的界限,开展共享员工、共享渠道、共享产品等业态探索,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增加消费者的购物选择。鼓励零售企业跨界转型,多业态叠加,加大体验式情景商业业态比例,增强视觉吸引,提高个性化品牌互动频次,改善客户的购买和服务体验。


  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方面,以“一码贵州”商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为重点,培育一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链条,打造智慧电商生态。建成一批电子商务行业龙头企业,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开放,提升全行业竞争力。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我省设立服务中心和仓储基地。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载体,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壮大产业集群,推进一批传统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品牌发展。 推动电商产业园转型升级,探索建立省市县电商智慧云仓供应链体系,实现集中仓储、高效分拣、快速配送、商品展示等仓配一体化功能。“十四五”期间,培育电商集聚平台(园区、电商村)100家,孵化示范电商企业100家,培育电商品牌100个,每年培育50家左右以电商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商贸企业上限入统。


  在支持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方面,推动零售业从单一渠道向复合渠道、多业态叠加等新模式发展,建立覆盖实体店、电子商务、移动端和社交媒体的全渠道零售新体系。鼓励网上零售开设实体展示店、体验店,提供退换货和到店取货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加强与实体店合作,将线上交流互动与线下真实体验相融合,拓展服务体验、创新体验。创新无接触消费模式,推广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诊疗等服务,促进健身、旅游等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WechatIMG605.jpeg


  筑牢产业链 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产业


  在“十四五”即将开启之际,餐饮产业肩负着“六稳”“六保”、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新任务新使命。规划首先提出要加强特色餐饮产业市场主体培育,以扶优扶强、做大做强为原则,筑牢黔菜等特色餐饮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发挥好政府行业引导基金的作用,重点培育处于供应链关键节点的优强企业做大体量。支持企业拓展食材采购、冷链配送、商品贸易、信息整合等服务功能,加强对消费趋势变化的应对能力,做精业务。大力扶持能“走出去、站得稳、叫得响”的黔菜等特色餐饮企业,利用市场需求拉动农产品种养殖、冷链物流运输相关产业发展,做广市场。


  其次,推动餐饮消费升级,开展夜间经济聚集区、美食街区改造提升工作,推动商旅文联动,打造消费升级平台。指导城市商业综合体丰富餐饮供给质量,提升消费便捷体验,突出差异性和便捷性吸引消费人流,推动城市商业综合体提质增效。加大宣传、督导,制止餐饮浪费。推动“旅游+餐饮”深度融合,依托景区名气,精心策划美食与美景的营销内容,将旅游流量转化为餐饮销售量,精心打造旅游景区特色餐饮聚集区。丰富餐饮供给渠道,大力开展国家级钻级酒家评定和贵州老字号餐饮企业评选,打造一批消费者认可的高品质特色餐饮名店、老店。大力研发具有贵州特色的半成品餐饮、短保质期冷链食品等标准化简餐,推动特色餐饮工业化、标准化、连锁化,增加标准化餐饮商品供给。丰富特色餐饮品牌推广渠道,开展“黔菜黔酒黔水”整合推广营销,认真办好黔菜美食季等一批省级餐饮促消费活动。


  同时,支持创新融合的黔菜发展模式,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推动传统餐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美食街区、城市商业综合体等餐饮聚集区的数字化运营水平。构建团体餐饮供需数字化平台,推动团体餐饮创新升级。促进种养殖、加工、配送、餐饮、商贸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加强城区中转、分拣冷藏仓库及冷链配送车辆绿色通道建设,提高生鲜农产品、预包装食品、标准化餐食的冷链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品质。


  培育发展新模式 推进应急保供体系建设


  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商贸流通应急保供新模式、新业态,依托大型批发市场、大型零售超市、农贸市场、成品油销售企业,建立省、市、县(区)乡四级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网,落实好省级猪肉储备,掌握蔬菜、水果、猪肉、蛋、奶和成品油的商品日均库存量、销售量、采购供货渠道和日常运营情况。同时,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网络。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突出民生保障,建设平急结合、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确保特殊时期生活必需品“找得到、运得进、调得快”。


  发展无接触消费模式,支持重点保供企业提前制定应急保供预案,推出果蔬、肉蛋、粮油、日化等多样化套餐包,推行“社区团购+集中配送”,确保满足特殊时期居民生活物资需要。推动“社区和农村互联网+商贸”深度融合,鼓励发展社区生鲜电商平台,支持在大型社区、写字楼及地铁站等区域布局生鲜自提柜、智能贩菜机等智慧微菜场,实现“无接触”“少接触”消费。


1631611230492.jpg


  提振消费信心 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规划提出,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贵州将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规则,营造安心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规范二手车、报废汽车市场交易,推动成品油市场有序发展,依法发展拍卖行业,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满足消费需求,


  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规则。贯彻落实全国市场统一开放法规政策,推动建设竞争有序的统一大市场。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阻碍商品合理流动和正常竞争的区域封锁和行业垄断规定,取消针对外地企业、产品和服务设定的歧视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加快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现代流通发展制度。


  营造安心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安全检查,严守安全生产底线。贯彻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健全用户权益保护、产品追溯等机制,依法打击侵权假冒、泄露隐私等违法行为。推进商贸流通信用建设,建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及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和公示,依法发布失信企业“黑名单”,营造诚信兴商氛围。积极推进商贸流通投诉处理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建立曝光平台,完善商贸流通领域重点行业消费警示制度。


  规范二手车、报废汽车市场交易。严格执行二手车市场备案制度,依法登记交易市场、经营主体等基本信息,建立覆盖机动车生产到报废的全流程信息系统,加强市场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杜绝强制消费、欺诈经营、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实现车辆和交易来源可查、去向可溯、服务可监管。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推动成品油市场有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石油成品油流通“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指导市州人民政府根据城乡建设、国土空间的实际布局和规划,统筹考虑当地成品油市场消费需求及企业发展需要,按照优化存量、按需增量原则编制成品油零售体系发展规划。


  依法发展拍卖行业。严格规范拍卖业务许可的实施程序,完善拍卖企业年度核查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强拍卖活动的监督管理,协助查处不具备拍卖资质企业开展的各种名义竞拍等变相经营性活动,将违法经营、假拍拍假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竞争有序、公开透明的拍卖市场。



往期解读: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① :发展基础和环境——打通商务流通发展堵点 融入新发展格局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② :总体要求——坚持4个原则完成4个目标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③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平台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④ :提升城乡消费——每年新增5个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⑤ :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升贵州国际贸易竞争力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⑥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⑦ :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 ——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⑧ :构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和2至3个主攻产业


贵州“十四五”商务发展解读⑨ :保障措施——横向协同、纵向打通、齐抓共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编辑 管云

编审 孙晓蓉


猜你喜欢

评论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