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和中国国际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教育的新兴类型,是中国教育的重大创新。”9月24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教育法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面向未来国际教育政策法治研讨班(欧亚地区)启动仪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说。
据孙霄兵介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中关于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承诺,使中国教育产生了新的中外合作办学商业存在形态。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郑州的本科和专科,而且数量很少。
在当前情形下,孙霄兵认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具有新的发展前景。目前,原有WTO规则遭到挑战,需要重新制定,我国相应的《中外合作办学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也需要修订,特别是新的商业存在需要进一步确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国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同时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开放程度。
孙霄兵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向职业教育延伸。目前中外合作高职只有1所,没有中职学校,应当扩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向学前教育延伸。目前全国没有一所中外合作幼儿园,应当积极举办。办学创新机制,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以依法做出非营利性和营利两种选择,中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以联合国际国内企业,做成世界最大最强的办学资源集合体。在新冠疫情期间,国际间的流动受阻。对此,我国已经允许获得国外入学通知的国内学生借读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然后认定国外学分,获取国外学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 龙海若
编审 王璐瑶 杨韬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