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童伴来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前往凯里市季刀苗寨开展护航留守未成年人安全成长系列活动。实践团成员以智能机器人为兴趣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为留守未成年人普及防溺水、防性侵、防火防灾等安全知识,守护留守未成年人安全成长。
实践团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进入苗寨,实践团成员第一时间入户家访,与孩子们亲切交流,询问学习、生活情况。为了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实践团拿出人工智能机器人,为大家普及智能机器人相关知识,链接苗寨与外界发展成果。随着语音指令发出,机器人或者跟随音乐律动起舞,或者化身健身达人做俯卧撑,或者变成“故事王”讲故事。孩子们围着机器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实践团则围绕“人工智能”等关键词,在互动中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科技启蒙课。
实践团教孩子们急救知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实践团成员还为大家讲述真实溺水案例,通过问答形式,带领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运用真人演示法模拟心肺复苏,教授急救知识,为预防溺水敲响警钟。此外,团队成员准备了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卫生习惯等为内容的少儿读本,一对一带领孩子们朗读,用互动式问答帮助孩子们吸收、消化。
实践团开展家庭防护知识课堂
防火、防电等家庭安全知识普及也是守护留守未成年人安全成长的关键环节。实践团开设“我是家庭小管家”课堂,通过“小管家”角色扮演,帮助孩子们学习家庭用火用电注意事项、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期间,实践团与留守未成年人结对分组,沿途捡拾白色垃圾,在实践中和孩子们互动沟通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强化“我是季刀小主人”的理念。
实践团和孩子们的合影
“童伴来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在为期7天的实践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当地留守未成年人带去安全知识,也在过程中得到了收获与成长。团队成员李拓说,“这次三下乡的机会,让我看见了真实的乡村生活,也深刻感受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提升,以后我会不断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据了解,实践结束后,实践团将每一名服务对象形成服务档案,内容包括留守未成年人基本信息、个性特征、课堂表现等,将档案反馈给家长。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秋樾
图/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视觉/实习生 梁超
编辑/陈江南
二审/赵相康
三审/李缨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