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都是当前最普通的志愿者工作,是我所在单位和部门同事、身边的党员都会做的事情。”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黄兴说。
得知贵阳市南明区太慈桥街道国际城第二居委会急需志愿者,黄兴主动请缨担任社区核酸扫码志愿者。当天,气温骤降,突降大雨,黄兴忙到凌晨2点才结束。
核酸检测扫码、物资配送、秩序维护、信息排查……9月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平日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园丁中,有许许多多人奋战在自家的小区里,积极义无反顾投身“疫”线。
“忙的时候,一天才吃一餐饭,累得说不出话。”贵州师范大学离退休处党员教师田敏说,作为一名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必须要主动地出自己的一份力。
跟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起通知居民做核酸检测;检测时,协助维持秩序,帮助老年人操作手机、在小区门口执勤,劝导居民返回家中,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为居民上门送物资……“志愿工作虽然繁重且辛苦,但每当收到一句‘谢谢您’时,都很感动。”田敏说。
疫情发生之初,贵州师范大学后勤集团老师卢波本想返校参加防疫相关工作,但因防控要求不能离开小区。由于曾在学校接受过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的相关培训,具备防疫相关经验,于是积极加入了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新园社区小区的防疫志愿者行列。
“特殊时期,我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个好表率。”卢波接受采访时,刚刚结束长达11小时的“超长夜班”志愿工作。
有的老师得知小区的志愿者忙得连早餐都没吃,心疼得赶紧去购买早餐午餐。也有的老师看到邻居在疫情期间遇到困难,默默地帮一把。更多的老师在自己家门口,从事着他们口中“微不足道、都是小事”的志愿服务工作,为抗疫贡献点滴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赖盈盈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韦一茜
三审 闵捷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