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此,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潘良明说,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教育从业者,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我们迫切需要把准方向、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潘良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教育现代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要满足人民对办更好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2013年,贵州理工学院顺应工业强省战略,应运而生。这10年来,贵州理工学院聚焦贵州省工业发展人才所需,坚持突出“地方性、应用型”理工类高校办学特色,做规划、定方向、建平台、强师资,多渠道全方位构建育人育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金课”40门。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本科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排名进入全国300强,位列贵州高校前三名,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在90%以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初显。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教育现代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将其全面落到实处。贵州理工学院将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始终坚持开展素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赋能教育现代化。
坚持改革创新,把创新发展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既是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贵州理工学院将始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用新理念新思想指导改革;紧跟国家、省委省政府改革部署,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等工程师学院。贵州理工学院将继续在获批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关键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开展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培育一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优秀团队。
强化赛教融合,教育教学质量双提升。以学科专业竞赛为抓手,推进“双院制”和“113计划”,积极探索“社团+开放实验室+专业竞赛”的社团管理与建设新途径,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能力。自2021年起,学校聚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建设贵州理工学院学科竞赛库,在原有“一院一赛”的基础上构建“一专业一竞赛”竞赛布局。
创新合作机制,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坚持科技强校战略,紧紧抓住科学研究这个关键,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建设要求出发,通过整合校内科研力量,融合社会力量、行业力量和产业力量等方式方法,组建紧密有效的研究团队,有规划、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以成果质量为导向,建立科研评价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杠杆,激活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活力,在科研中提升教学能力。
潘良明说,站在新起点上,学校将持续不断地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把握大势、顺应趋势、发挥优势,在走好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编辑 张凌
二审 袁航
三审 岳振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