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都在仔细阅读、反复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内容。
王林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前所未有的篇幅和力度聚焦教育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刻论述和安排部署。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
“艰苦创业71年,贵州民族大学积淀起了雄厚的办学实力,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根脉。”王林介绍道,学校现有2万人以上办学规模,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层次和普通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预科教育、国际教育完整的培养体系,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
面向未来,王林也有许多思考与期许:“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胆识和魄力,锚定建优建强建特学科体系这一路径,加快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建设进程。”
静下心来,抓实基础学科,着力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学校将进一步开展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充分凸显基础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尊重基础学科建设发展的规律,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潜能人才发现和选拔方式,主动争取与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等开展合作,持续深化华南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帮扶,提升管理理念和培养能力,通过实施联合培养、联合攻关等方式大力选拔培养贵州本土基础研究人才。
贵州民族大学校园
沉下心来,抓强优势学科,着力形成区域引领格局。民族学、社会学、法学是贵州民族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学校将进一步按照“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分层推进”的思路,实施重点学科群突进工程,以“创一流、树品牌”为定位,努力推动相关学科深度聚焦民族民间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民族学、社会学、法学学科跻身B类等次,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在西部地区居于引领方阵的目标。
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
狠下心来,抓特新兴学科,着力打造服务发展旗舰。面向贵州未来发展需求,学校将以“强基础、重应用”为定位,进一步以服务贵州主定位主战略校准学科建设发展方向,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实施“一院一品牌”服务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引导理工类学科主动对接贵州特色优势资源、对接贵州重点产业,与行业、企业共育人才、共建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和创新,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效彰显民大担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赖盈盈
编辑 张凌
二审 石云华
三审 岳振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