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贵州师范大学与关岭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为“贵州师范大学·关岭自治县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联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工作。
双方代表共同为“贵州师范大学·关岭自治县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
签约仪式上,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表示,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的生动实践,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校地联合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新机制,共同推动关岭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贵州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
“要弘扬不甘落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板贵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工作在关岭落地落实。”关岭自治县委书记韦朝虎说,与贵州师范大学的战略合作将助力关岭在科学推进石漠化治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创造更多成功案例和示范典型。
关岭自治县委书记韦朝虎
随后,关岭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埝,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院长周忠发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双方代表共同为“贵州师范大学·关岭自治县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
野外科学观测站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成后,将围绕喀斯特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喀斯特资源管理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喀斯特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高水平创新基地。
贵州师范大学与关岭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贵州师范大学与关岭自治县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双方将依托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环境”世界一流学科群等学科平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推进关岭自治县高质量开展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促进关岭喀斯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内涵落地深化,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科学支撑与应用示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赖盈盈
编辑 梁珍情
二审 石云华
三审 岳振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
在下方输入您的想法吧